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生工作 / 就业指导 / 正文

大学生求职:先就业后择业 科学规划进职场

发布时间: 2011-07-01      点击量: 

来源: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

   一心想进大型知名外企的管理系大四学生小许最近有点烦:身边同学一个一个工作有了着落,而自己却先后被3家心仪企业打了“回票”。老师、家人都劝他将求职范围放宽些,别老盯着“金字招牌”,可以“先就业后择业”,但小许还是不甘心。

  高校就业指导专家指出,在当前就业竞争比较激烈的情形下,不少学生、家长对“先就业后择业”存在误区。给“先就业后择业”做好科学规划,才能助大学毕业生踏好职场第一步。

好好把握两个时间段

   “找不到适合我的工作”——小程大专毕业后在家待业已近两年,每每问及原因,她总是这样一句话。抱着“不适合不去,不满意不去”的想法,小程的求职路似乎越走越难。

   华东师大专家指出,近年来,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每年都有较大幅度增长,大学生就业面临较大压力。招聘“高峰期”在毕业前一年的12月到当年2月,签约“高峰期”在当年的4月和5月,如果学生囿于某些僵化标准,而错过了这个时间段,只会对自己不利。若在家“闲”几个月,又得面临与新一届毕业生的竞争,不仅在工作经验方面“白纸一张”,就业心态也易受影响,更不具有什么竞争优势。相反,如果先就业,就能为下一阶段的竞争积累起一定的“资本”。

   “先就业后择业”并不是指先随随便便找个工作,然后“逮”着个机会就跳槽。如果具有相当的实力,当然可以去竞争心目中的好单位和好岗位;而如果竞争力还不够强,则应该把心放平、眼界放低,扎扎实实从基层做起。

   不妨试试“三圈理论

   “先就业后择业,决不是不挑不拣,而应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能在职业发展道路上为自己奠定基础的工作”,不少高校就业指导专家强调,这也是一种就业质量。

   上海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王佩华说,初次就业并非终身就业。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时,不能眼界太高,期望“一步到位”。一个人的职业发展应该是呈“阶梯”型的,根据自身发展的水平,抓住各种各样机遇,通过一个又一个岗位不断成长。

   有这样一个“三圈理论”:学生求职时,先考虑“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就业市场需要什么”,然后寻找这三个“圆圈”的交集,最终确定自己的方向。2002年从立信会计学院毕业的大专生小王,用5年时间圆了“进世界500强企业”之梦,还成了公司的财务骨干。当年他从月收入1000元出头的小公司会计岗位干起,一边熟悉业务、积累实践经验,一边努力充电——自考获得会计本科学历,考出注册会计师证书。随着业务能力不断提升,他的职场竞争力也不断增强,两次“跳槽”,收入越跳越高,发展空间也更为广阔。

   就业先过“心理关”

   专家指出,先就业后择业,关键要过“心理关”,只有摆正位置,认清目标,不断修正,才能走稳职场路。

   复旦大学金融专业学生小刘,毕业后进入一家从事并购的小公司工作。名牌大学热门专业的毕业生进了一家小公司,是否“掉价”?小刘也曾犹豫过。但是,在这家公司实习阶段,小刘获得了独立负责小项目、独自出差考察目标公司等许多锻炼机会,每天都能学到许多东西。这些都让他心动,并最终选择了这个并没有太多“光环”的岗位。小刘有自己的职业规划:要像海绵一样,尽可能多地吸收行业知识、增长能力,全方位历练。

   先就业后择业,有时也能“歪打正着”。华师大中文系学生小章,一直有志于新闻事业,但是毕业那年媒体单位需求不旺,接触多家都未能如愿,她决定先落脚一家出版社当编辑,锻炼一下文字能力。谁知3年干下来,小章如鱼得水,联系作者、内容审核、确定封面,样样“一把抓”。她说:“这个岗位给了我很大的职业成就感,今后要扎下根来,继续努力。”


上一条:76net必赢官网毕业生离校注意事项

下一条:网上求职八大要点

关闭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