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培养工作 / 正文

文艺学专业举办“风格即人”座谈会

发布时间: 2023-11-13      点击量: 

1112日下午三点,76net必赢官网2022级文艺学专业在博文楼704教室展开了一场题为“ ‘风格即人’与‘文如其人’辨析”的座谈会。参加此次座谈会的有王小宁老师,22级文艺学,23级文艺学以及文献学,现当代文学等同学。22级文艺学徐双勇同学担任座谈会主持人,胡格格同学与徐甘霖同学为主讲人。

座谈正式开始前,由主持人徐双勇同学简要介绍了两位主讲人以及本次座谈会的主要内容。胡格格同学主要负责西方“风格即人”部分,徐甘霖同学主要负责中国“文如其人”部分,通过对于“风格即人”与“文如其人”的流变过程及其内涵的阐释和解读,重新发掘“风格即人”与“文如其人”在现当代文学创作中的价值。

微信图片_20231113152204

首先,胡格格同学和徐甘霖同学指出在现当代文学创作中有部分作家的作品出现同质化严重,单纯追求形式技巧而忽略了作品内容和真情实感流露的现象,并由此引入到西方“风格即人”与中国“文如其人”的概念。“风格即人”由18世纪的英国作家布封提出,反对当时文坛上风行的脱离实际,单纯追求形式主义的绮靡文风,强调作品中作者思想的重要性。“文如其人”由宋代苏轼提出,认为创作主体与其作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读者通过作品可以了解到作者的情感,气质及其精神世界。两位主讲人还介绍了“风格即人”与“文如其人”的文化背景,发展过程以及对这两个概念的解读。在西方文化中人与自然是对立的,西方人崇尚理性,认为作家是作品的能动创造者,而不是机械的模仿者。西方对于“风格”的认识从古希腊开始就有所论述,其后经过多个理论家的发展逐渐完善。布封在其基础上提出了“风格即人”的主张,认为文章风格要有思想,要言之有物。同时,布封也非常重视文章的组织安排与谋篇布局,作家在表达思想之前要奠定文章的结构框架。在中国文化中人与自然则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哲学观,这种思想也应用到人与文章之间的关系上,将文章人化、生命化;“文如其人”还有其道德上的意义,内心的德行是根本,言行只是内心德行的外化。“文如其人”的思想虽然在宋代才被正式提出,但从先秦时期就有将艺术创作与审美主体联系起来的论述,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进一步发展完善,形成完备的理论体系。“文如其人”的特点是以创作主体为核心,长于把握艺术风格的整体审美风貌,善于用形象化的描述与概括,强调“文”与“人”的统一,“文”是“人”的生命构建方式。通过对于“风格即人”与“文如其人”两者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出这两个概念对于当代文学创作仍然具有价值和意义。

微信图片_20231113152316

接下来两位主讲人与参与座谈会的同学进行了积极的互动,就“如何理解文与人的统一”、“风格与形式的关系”、“选题从何而来”、“风格即人针对的是文学作品中的什么体裁”等问题进行了解答。

最后,王小宁老师对此次座谈会作出评价,并提出一些问题为大家提供了新的思路。老师强调,学习比较诗学这门课程首先要有问题意识,不能为了比较而比较,要鲜明地体现出自己的观点。在当今网络文学盛行的时代,文学被当做消费的商品,丧失了疗愈作用以及对于人性的关怀,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种现象,并就“风格即人”与“文如其人”两个命题进行了补充。老师还鼓励大家在学习文学理论时要与时代,与人密切联系起来,让理论真正地“活”起来。(文、图/徐甘霖)



上一条:关于评选76net必赢官网2023年度“研究生学业标兵”、“研究生科研标兵”、“研究生教学(技能)标兵”、“研究生文学写作标兵”、“优秀研究生干部”的通知

下一条:心得体会:我院2022级研究生刘璐瑶(笔名蓉锦)加入四川省网络作家协会,并参加新会员培训班学习

关闭

Baidu
sogou